鋁車身可靠連接技術
機械連接技術:鋁合金導熱率高,采用傳統電阻點焊技術連接能耗極高,而且質量難以保證。目前,國外汽車制造廠商大量采用自沖鉚接、自切削螺釘等機械連接方法實現鋁合金連接。
焊接技術:對鋁車身零部件連接技術而言,目前除大量采用鎖鉚、自切削螺釘、自攻螺釘、沖聯工藝及膠(粘)接等非熔化連接方法外,還大量采用MIG焊、激光焊(包括激光熔焊、激光釬焊)及激光-MIG電弧復合焊等熔化焊接方法。其中,MIG焊、激光焊及激光-MIG電弧復合焊、攪拌摩擦焊成為鋁車身零部件焊接的標準工藝。
柔性化包邊技術:車身覆蓋件外形質量要求高、精度控制嚴,傳統模壓包邊投入大、柔性差,機器人滾壓工藝(roller hemming)成為包邊柔性化的必然趨勢。國外成熟的汽車設備供應商已有很多具備了柔性化鋁合金包邊技術,例如德國ThyssenKrupp、美國Hirotec、德國Edag、英國DVA 等公司。目前,國內鋁合金覆蓋件配套的包邊設備供應商主要是歐美企業。
汽車輕量化是未來汽車在節能環保,降低污染等方面的重要發展方向。鋁合金作為典型的輕型材料越來越被行業所認可,因此在汽車上的應用也會越來越廣泛,可以說全鋁化車身將是未來汽車輕量化發展的一種趨勢。
鋁合金在車身上的應用
鋁合金的牌號依據所含非鋁元素的種類與含量的不同,分為1000到9000共九大系列。
汽車車身用鋁合金材料主要包括:銅元素含量最高、硬度也較高的2000系,主含鎂元素、又稱“鎂鋁合金”的5000系,鎂硅含量高、抗腐蝕和抗氧化性能好的6000系,汽車車身的不同受力部位會采用不同系列型號的板材、型材、管材及高性能鑄鋁等鋁合金材料。
骨架部分:車身受力最大的部分,采用2000系或7000系材料,可熱處理強化。
外板部分:車身次要的受力部位,采用5000系或6000系材料。
車門部分:采用5000系或6000系材料。
地板部分:采用5000系或6000系材料。
鑄件:采用高性能鑄鋁合金,可熱處理強化。